来魔都开会,老样子,第一个晚上认床,肯定失眠啊。那就在新的BLOG上写点东西吧。
今天晚上和上海仪电商业智能事业部的王总聊了微软新的数据分析工具——PowerBI。王总团队已经基于PowerBI在医疗行业有了实际案例,和高手聊天的好处就是在三言两语间就能把事情讲明白。
得益于王总的PowerBI案例,很快就明白了这东西能玩什么,怎么来玩。有PowerPivot的影子,有Excel的影子,有Sharepoint PerformancePoint的影子,对啊,这货就是一堆影子,微软就这风格啊。呈现的图表多了,地图支持,多图表联动,图表发布,权限管理,数据建模,MDX查询支持,移动支持,哦,还有Contana的自然语言交互处理,这个功能老王好像没跟展示啊???有所保留,深藏不露啊,下次要深挖!!!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这两种病的药物成本和治疗成本不在同一个区间,图形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个信息,下一步我们会问,为什么同一种病的治疗成本和药物成本差异会这么大?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关于BI,我们聊了很多,我觉得乙方在获得数据后通过工具和对数据的敏感度,从技术视角反推业务关联,得到了一些信息,有些小兴奋,但这些信息对于甲方来说基本上是没用的。这就像开发了一个功能,做测试时不考虑实际使用路径,去测试全部可能的路径,结果是消耗庞大,收效甚微。但是乙方在IT技术和对工具的驾驭能力确实远强于甲方。所以虽然现在乃至未来几年大数据和商业智能有着庞大的市场,但是这个有异于通用软件的开发或者解决方案实施,乙方必需要深耕行业。
我还是觉得IT的价值在于提升企业生产力。PowerBI就是一个提升生产力的好工具。在提升生产力这个领域中,IT做的事情就是把技术和固化的流程进行不断封装,不断地优化流程,让原本需要IT才能实现的技术封装在工具中,前置到用户端。这个是无形IT的理念,也是计算无处不在的体现,弱化IT的感观。
在把数据还给用户这个事情上,我总是抱着美好的幻想。用户是数据的生产者,但是要做经营分析时又要问IT拿数据。数据从业务用户生产到数据库,再通过报表返回给用户,报表不应该是闭环的终结点。PowerBI让最终用户揉捏数据成为可能,比如下图,用户需要分析同一种病的成本不同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他可以自己通过工具去发现。
虽然PowerBI往前进了一步,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门槛,PowerBI确实把数据分析技术往用户端前移了一步,但是用户还是需要具备一些IT技能,还要有全局的数据视角,这些要求就固化在业务数据分析师这个角色中。好在有了这个工具,业务数据分析师的上岗要求低了很多。
最后还是能一眼看出是微软的亲生儿子: